水泥膠砂攪拌機使用說明操作分手動和自動兩種:
1、 自動:將旋鈕開關1K撥至自動位置,按下程控器啟動按鈕,即自動完成一次低速30秒——再低速30秒,同時自動加砂——高速30秒——停90秒——高速60秒——停止轉動的工作程序。整個過程240秒±1秒。然后,扳動手柄(20)使攪拌鍋(17)向下移,逆時針轉攪拌鍋(17)至松開位置,取下攪拌鍋。
2、手動:將旋鈕開關撥至手動位置,本機即轉動,根據試驗需要,可任意控制低速和高速的轉動時間,慢轉時控制加砂時間的早、晚、長、短。鈕子開關2K控制低速和高速,3K控制加砂和停止加砂。
注意:插座三相電源接線一定要保證葉片公轉方向與機體上所標方向一致,否則極易損壞攪拌機構,如方向相反,可將三相電源線中任意二線對調連接即可。
水泥膠砂攪拌機,水泥膠砂機由中*建材科學院水泥所設計,是*家標準“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規定的統一設備,適用于水泥膠砂試件制備時的攪拌,并可用于美*ASTM標準、日本標準進行水泥試驗和凈漿膠砂的攪拌。
水泥膠砂攪拌機使用說明調整與保養:
1、 調整:本機出廠前已將攪拌葉與攪拌鍋之間的工作間隙調整到3±1mm范圍。
攪拌葉與攪拌鍋的工作間隙調整,可松開調節螺母(15)轉動攪拌葉使之上下移動,再用檢測桿檢測正確間隙后,再旋緊調節螺母(15)即可。
2、保養:
(1) 應保持工作場地清潔,每次使用后應徹底清除攪拌葉與攪拌鍋內、外殘余砂漿,并清掃散落和飛濺機器上的砂漿及臟污物,揩干后,套上護罩,防止灰塵。
(2) 本機無外部加油孔。傳動箱內蝸輪付、齒輪付及軸承等運動部件每季加黃油一次,加油時,打開上箱蓋,再打開傳動箱蓋即可,支座與立柱導軌之間,升降機構之間應經常滴入機油潤滑,每年保養一次,將本機全部清洗并加注潤滑油和潤滑脂。
(3) 機器運轉時遇有金屬撞擊噪聲,應首先檢查攪拌葉與攪拌鍋之間的間隙是否正確。
(4) 使用攪拌鍋時,要輕拿輕放,不可隨意碰撞,以免造成攪拌鍋變形。
(5) 應經常檢查電氣絕緣情況,在溫度20℃±5℃相對濕度50%~70%時的冷態絕緣電阻≥5MΩ。
將本機電源插頭插入電源插座接通電源,紅色指示燈亮表示電源接通,再將程控器插頭插入本機程控器插座,程控器數碼管顯示為0,砂罐(4)內裝入1350g標準砂,攪拌鍋(17)內裝入水225g、水泥450g,將攪拌鍋(17)裝入支座(18)定位孔中,順時針轉動鍋至鎖緊,再扳動手柄(22)使攪拌鍋(17)向上移動處于攪拌工作定位位置。
泥膠砂攪拌機使用說明主要結構及工作原理:
1、 結構:主要有雙速電機、加砂箱、傳動箱、主軸、偏心座、攪拌葉、攪拌鍋、底座、立柱、支座、外罩、程控器等組成。
2、工作原理
雙速電動機(1)通過聯軸器(2)將動力傳給傳動箱(10)內的蝸桿(3)再經蝸輪(6)及一對齒輪(7)和(9)傳給主軸(8)并減速。主軸帶動偏心座(12)同步旋轉,使固定在偏心座(12)上的攪拌葉(16)進行公轉。同時攪拌葉通過攪拌葉軸(14)上端的行星齒輪(13)圍繞固定的內齒輪(11)完成自轉運動。攪拌鍋(17)與支座(18)用偏心槽旋轉鎖緊、砂罐內加砂子后,可在規定時間自動加砂或手動加砂,手柄(20)用于升降和定位攪拌鍋位置用。
水泥膠砂攪拌機安裝只需將主機放在平整的水泥平臺上,并在底面墊上一層厚5~8mm橡膠板。
水泥膠砂攪拌機是*家標準GB177-85《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中規定的專用檢驗設備,用于水泥軟練法制作試件時,使一定比例的水、水泥和標準砂在規定的技術條件下攪拌成為均勻的糊狀水泥膠砂。
它是水泥廠、水泥制品廠、建筑施工單位、有關*院校及科研單位的化驗室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NRJ-411A型攪拌機系我廠生產NRJ-411型攪拌機的改進型產品,由于采用了時間程控器,它在保留原型結構簡單、維修方便、重量輕、體積小等優點的基礎上,主要提高了機器的工作部件---攪拌葉和攪拌鍋的運轉精度,各項指標全部達到GB3350. 1-82《水泥物理檢驗儀器膠砂攪拌機》的技術要求,是推廣和貫徹水泥新標準的一種普及型檢驗設備。本設備也適用于在實驗室攪拌造型用樹脂砂。
安裝
本機器不用特制基礎及基礎螺釘,只需將設備平穩地放在水泥平臺上,水泥平臺表面須平整,并基本水平,平臺與機器之間須墊一層5-8mm厚的橡膠板,平臺尺寸建議700×500×550mm(長×寬×高),本機器未設起吊裝置,安裝起吊時應用棉紗繩直接套于箱體(1),并于繩索與箱體接觸處墊以軟木以免損壞表面漆膜,影響美觀。設備應可靠接地。
維護與保養
1. 應保持工作場地的清潔,每次試驗完畢應徹底清除攪拌葉及攪拌鍋內外殘余膠砂,清掃散落或飛濺在機器上的膠砂及贓物,將機器暴露在外面的加工面擦拭干凈,涂上防銹漆,套上護罩,防止灰塵侵入。
2. 本機器無外部加油孔,齒輪、蝸輪都用黃油潤滑。上部齒輪與下部齒輪應每季加黃油一次,加油時可分別打開齒輪箱蓋(24)與齒輪蓋(2)。齒輪箱與支架(17)鉸接處的滑動面間應經常滴入機油潤滑。蝸輪箱(5)及軸承出廠時已加足黃油,但每使用一年后應將機器徹底清洗一次,更換所有潤滑劑。
3. 應經常注意機器運轉情況,不應有嚴重的燥聲,更不應有金屬碰撞聲,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進行檢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如有金屬碰撞聲,可先檢查攪拌鍋和攪拌葉之間的間隙。
4. 應經常檢查攪拌葉和攪拌鍋之間的間隙。(調整見“六”)
5. 當更新攪拌鍋或攪拌葉時,應重新測定工作間隙,并進行調整,符合標準后方可使用。
6. 應經常檢查電氣絕緣情況,絕緣電阻在溫度20±5℃,相對濕度50-70%,冷感時≯10Ω)
7. 如按動程控器機器不能運轉,檢查電源電壓,電源插頭座、連接插頭座等都正常,則是控制器內部故障,應請*人員維修,或返回維修。
調整
以下各項在機器出廠之前,均已調整合格。只有經試車鑒定確認技術參數不合格或機器用久后技術參數發生改變時,用戶才作調整。
1. 攪拌葉回轉中心對攪拌鍋端面不垂直的調整
為了保證工作間隔均勻一致,攪拌葉(27)回轉中心對攪拌鍋座端面的不垂直度應作嚴格限制在0.1mm之內,超差時,可松開定位板(20)下塊上的兩只M6螺釘,再旋轉下塊內的兩只M5螺釘,直至調整合適為止,然后重新緊固兩只M6螺釘。(測量垂直度時可用較高精度的直角尺與厚薄規配合使用)
2. 攪拌葉及攪拌鍋間隙的調整:
GB177-85規定攪拌葉與攪拌鍋之間間隙為1.5 mm ,可采用厚薄規或專用塞片測量。發現超差時應予調整,調整底面間隙時,可松開攪拌軸上的螺母,然后向上或向下旋轉攪拌葉直至間隙合格,然后再并緊螺母(25),攪拌葉長期使用因磨損會引起側向間隙超差,此時只需在支架(17)與立柱的接合面中墊以適當厚度的墊片(青殼紙或薄銅片都可),即可達到調整的目的,但墊片總厚度不宜超過1mm,超過時應更換新葉片。